這幾天,一名六十歲的阿伯,一進門診就拉開衣服,很擔心的問: 「醫生,我今天睡起來就發現身上長水泡,我這是不是長"皮蛇"(帶狀疱疹)了!?」
仔細檢查,發現阿伯的左邊胸側長出一串串水泡,的確有點像帶狀疱疹,不過帶狀疱疹的水泡應該是在半身環型帶狀皮膚上,水泡以一叢一叢的群狀分布,而且通常會痛到受不了。阿伯身上的水泡卻不痛不癢,而且竟然會排隊,真的很有禮貌,旁邊還有一條條規則的壓痕。通常我們遇到皮膚病徵太規則、太整齊,往往會想是外來的因素造成,我終於恍然大悟。
「阿伯,你是不是這幾天睡在竹席上?」
「對呀,這幾天這麼熱,睡竹席比較涼呀!不過我睡好多天了,怎麼今天才出疹子,有關係嗎?」
「那你是不是這兩天有打赤膊睡呢?」
「對對對,昨天晚上實在太熱,就脫掉衣服睡了」
「阿伯,你這是被竹席壓出來的水泡,不是皮蛇啦,擦擦藥就沒事了啦!」
台灣真的愈來愈熱了, 夏夜漫漫,為求一夜好眠,竹席、麻將席這類產品真是一大救星,但使用不當,也可能造成皮膚病,而且這些病在英文教科書上都不會提到,是一種相當本土的皮膚病,所以"竹席皮膚炎",並不是正式病名,是我自己俗稱的。
這類皮膚病可以分成兩大類,一種是壓迫造成的,大家有睡過竹席、或是麻將席就知道,有的時候,肉會被竹片夾住,像這個阿伯,因為打赤膊,再加上睡眠時對痛覺刺激下降,就造成皮膚被長期擠壓,造成一排一排壓力型的水泡,這樣的情形跟我們走路走久,腳底受力造成的水泡原理相似。
而另一大類則是過敏性,這種範圍會比前者大,外觀比較像一般的濕疹,比較癢,也可能形成水泡,主因是竹蓆的製造過程中,會需要添加防腐劑、黏著劑、拋光漆等化學物質,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好,這些化學物質有防黴、蟲蛀、增加品相的功用,但如果黑心的廠商,選擇使用成本較低而又對皮膚刺激的化學藥品,再加上夏天皮膚多汗,這些汗水更容易把這些藥水溶出,造成接觸性皮膚炎。
這兩種皮膚炎治療都以外用藥膏為主,很快就會見效。比較重要的反而是找出病因,才不會復發。在竹蓆的選購上,目前已經有一些廠商號稱比較不夾肉,筆者試用後的確較傳統的竹蓆改善許多,提供大家做個參考。至於化學藥品造成的接觸性皮膚科,除了選購有信譽的產地、品牌,如果可以在使用前先清洗一次,相信可以減少過敏的發生。祝大家夏日涼涼正好眠~
PS. 這兩天又發現好幾個病人有類似的情形,有些水泡比較整齊,有些則較不規則,比較不好診斷,有賴醫師細心問診。大家要小心一點喔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