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

魔疥現身!-簡談令人聞之色變的疥蟲(Scabies)

一名奇癢無比的患者,在歷經數個月、數位醫師的治療後,一直被診斷成溼疹、異位性皮膚炎,但病情一直沒有改善。來到門診時,全身的確布滿了一般皮膚炎合併嚴重抓傷的典型表現。本來要當一般溼疹結案了。幸好,最後在手上看到了一個特別的疹子,以皮膚鏡觀察後,發現…





中間好像有個黑點,邊邊還有一條細細白白的皮屑,形狀類似噴射機飛行的軌跡。讓我再放大看看…


清楚地,可以看見蟲體的前肢、蟲體,後面是它爬行的皮下軌道,其中還散布著依稀可見的糞便或蟲卵。終於,病患的確診為疥瘡,一個令人望之步的皮膚傳染病。



疥蟲是一種螨類,寄生在人或動物(如狗、貓、兔)的皮膚角質層,在寄生時會挖掘皮下隧道,且在此留下卵和糞便而引起皮膚的劇癢。 疥蟲成蟲的大小只有0.3mm,肉眼幾乎看不到。以往都是靠皮屑在顯微鏡下仔細檢查才看的到,往往都是靠臨床症狀與疹子的分布來診斷,但因為近來皮膚鏡的進步,讓皮膚科醫師可以利用簡單、方便的皮膚鏡,就能直接看到蟲體而確診,大大增加正確診斷率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疥瘡的傳染途徑為接觸感染,包括身體接觸,共用毛巾、床單、棉被、內衣褲、沙發等間接接觸。由於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兩個星期才會死亡,且蟲卵約需二星期孵化,因此受疥蟲感染潛伏的衣物,可能在兩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。

疥瘡通常發生在團體住宿的環境,如學校、軍隊、安養院、醫院、監獄…等,或在清洗消毒不夠徹底的值班室或旅館過夜。且同住的一家人,若有一人感染疥蟲,常會陸續造成其他家人感染。少數人是從接觸到有疥瘡的動物,如狗、貓…等感染。

疥瘡的臨床症狀和一般的溼疹或蚊蟲虰咬幾乎相同,所以一般醫師診斷不易,表現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米粒大之小丘疹,其色微紅至深紅,其尖頂可見小水疱或小膿疱。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,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。

一般疥蟲患者身上約有十幾支蟲體,但另有一型挪威疥,病患因為免疫功能太差、或是長期臥床,造成蟲體增生一發不可收拾,形成黃色痂皮,傳染性極高。


疥蟲喜歡寄生在皮膚皺褶及柔軟處,如指縫、指側、腕關節、手肘、腋下、乳房乳頭、肚臍、鼠蹊部、生殖器…等(如右圖)。以上好發部位乃本疾病的診斷特徵。疥蟲一般不上臉,但嬰兒除外,其皮疹較為廣泛,可能出現於頭頸、顏面或掌蹠。

疥蟲的藥物治療不難,依醫師指示,每天洗澡後使用殺疥蟲藥水,需自頸部以下至腳底全身塗抹,再配合止癢外用、內服藥,往往幾星期可以治療完成,達到根治。除非是挪威疥,才需要用到口服的特效藥,目前只有少數醫院有進這個專案藥物。

疥蟲治療困難的得是"野火燒不盡",指的是,如果其它家屬或朋友有同樣病況時,沒有同時使用殺疥蟲藥水,結果一個人好了,其它人又再傳回,造成交互傳染。

另外消毒也很讓人費心費力,疥蟲就怕熱,所以貼身衣物以熱水(60˚C以上)燙10分鐘、或電熨斗燙、或烘衣機高溫烘30分鐘以上殺菌,都可。另外棉被、床單需置於大太陽下曝曬,或每次睡前覺以電熨斗燙過再使用。

無法燙的衣物或布單可靜置一個月勿穿勿用,待疥蟲自然死亡。

疥蟲的治療、消毒很煩人,常會造成病患心理、社交上極大的困擾,但只要醫師診斷正確、病患配合治療,臨床上沒有遇到不能根治的疥瘡,請病友一定要有信心,"邪不勝正",魔疥一定會被消滅的!

2018/02 後記 在此要特別感謝立委林靜儀醫師,在皮膚科醫學會向她表達疥蟲病人,特別是孕婦、兒童幾乎沒有可用藥的困境後,幫忙協調專案進口外用的Permethrin,讓我們臨床上多了一個好用、安全的藥物。林醫師果真是一名醫國的上醫。

1 則留言: